活动回顾|2024“华南师大——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新高考数学备考研讨会

在这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大自然换上了斑斓的衣裳,而我们“华南师大——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也迎来了一场思想与实践交织的盛宴。2024年11月17日,我们成功举办了新高考数学备考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广东省内各地市的优秀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新高考形势下的数学教学与备考策略。

01211.jpg

首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广州市执信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科副科组长,广州市高中数学中心组成员的吴凯彬老师,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献上了一场关于“高三复习阶段提升学生运算素养”的精彩专题讲座。吴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率先引领我们深入数学的殿堂。他紧扣课程标准,细腻剖析了数学运算素养的内涵和水平划分,通过生动案例与情境模拟,让“算理”之光熠熠生辉。吴老师着重指出,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分析算理,理解算理,提高运算能力。

01212.jpg

随后,吴老师以近三年新高考圆锥曲线大题为例,多角度解析解题策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提出了高三复习提升运算素养的四大策略:第一,理解算理,优化算法;第二,关注特殊结构,积累特殊技巧;第三,另辟蹊径,统一曲线的定义与方程;第四,高观点下,增强解题的洞察力。

01213.jpg

紧接着,我们邀请到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科组长,高二数学备课组长的林琪老师,给大家带来“高三数学复习策略”的专题分享。她在讲座中着重强调高三复习要回归教材,重温经典,明确方向,脚踏实地。首先,林老师以奥运健将潘展乐的卓越表现为喻,生动诠释了备考路上“天赋+努力+技术+策略+愿景+集体”六维并进的重要性。

01214.jpg

随后,林老师紧跟时代脉搏,深度解读了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对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的试题分析报告,指出新课标卷三大特色: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创新试卷结构设计;突出思维能力考察,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加强教考衔接,引导中学数学。

在此基础上,她巧妙融合章建跃专家的复习建议,提出了“点—线—面—体”的复习框架,为高三数学复习勾勒出清晰的蓝图。在一轮复习中,林老师注重梳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立足中、低档题目,狠抓基础,以基础促发展;二轮复习则侧重综合性问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突出重点,关注热点,查漏补缺,横纵联系,构建网咯,创新思维;三轮复习要注重查漏补缺,全真模拟,增强对试卷整体的把握,不选偏题怪题,考点要正,回归教材,回归高考真题。她通过概率、统计、解析几何、新定义四大板块的实战案例,生动展现了高三数学复习的实战智慧与艺术。

02125.jpg

下午,是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苏洪雨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高考数学整体性复习策略研究报告!报告中,苏洪雨不仅深入剖析了2024年新高考数学命题的启示,还总结了2024年新高考一卷高考数学的命题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216.jpg

首先苏洪雨分析了2024年新高考数学命题的启示,2024年新高考一卷有着“低起点、重基础、熟情境、强思维”的命题特点。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1.难易结合,先易后难;2.重点突出,主干抽样;3.入口较宽,方法灵活;4.体现本质,注重思想;5.题量减少,加大思维;6.强调通法,淡化记忆。

 01217.png

从考生高考答卷情况中,我们发现有以下特点:1.单选得分率较高,多选题难度稍高;2.填空基础综合创新,得分不高值得教师警惕;3.三角基础综合兼顾,入口宽解法多分高4.解几简洁避开套路,知识运算错误偏多;5.立几解题方法繁多,策略差异区分层次;6.函数导数入口较高,综合难度导致低分;7.数列背景立意创新,理解题意克服畏惧。

02128.jpg

苏洪雨也指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多注重解题方法,淡化数学本质;常关注问题研究,缺乏学情分析;只强调解决问题,忽略质疑反思;多重视解答预设,轻视生成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苏洪雨给出了高考数学整体性复习的四大策略:1.注重概念的整体性:整理主线概念,建立知识网络;2.注重规则的整体性,这里的规则包括命题、定理、公式等,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3.注重思想方法的整体性;4.注重问题的整体性:从全局出发,把握问题的本质。

此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盛宴,更是教育灵感的碰撞。我们深信通过吴凯彬老师、林琪老师、苏洪雨教授的精彩分享,每一位参与者都将收获满满,为高考注入更强大的动力与信心!

感谢所有参与者的热情与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智慧相聚!

012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