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发展历程

1发展历程.jpg

       本中心从“依托数学实验促进认知、培养技能;依托数学实验立足应用、综合创新”的现代数学教育理念出发,在探索建设过程中把中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明确定位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服务中心、创新能力的孵化中心”,建立了“3面向、3层次、11模块、2同步、2结合”的“331122”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从单一面向课程验证性实验教学的中心到具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功能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转型。

       一、世界范围内对数学实验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学具有经验与演绎二重性,数学具有科学与技术两种品质。数学的经验性及技术品质凸显了数学发展对实验的需求。1988年,美国Rossciacr技术学院正式引入数学实验课。1989年,美国的Mount Holyke College数学系集体编写了第一本专门教材《数学实验室》。受前苏联数学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数学教育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存在“重演绎,轻经验”、“重科学,轻技术”的倾向,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数学实验的关注程度才有所提高。然而,我国在对数学实验的研究、运用及教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本中心依托高水平学科,2010年立项建设,2012年建成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我校数学与统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依托的数学学科和统计学学科,是高水平的学科,1984年获批基础数学硕士点;2000年获得基础数学博士点;2005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基础数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数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中心所依托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重点专业建设点。
      2005年数学科学学院开始示范中心的建设,由原来的数学基础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室整合而成。2010年6月,中心成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2012年12月,经专家论证,数学与统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学校确定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5年来,学校累计投入约288万元对中心进行了全面扩建和改造。示范中心现有面积为720平方米,相比2005年增加了数学建模实验室、数学建模工作室、多媒体工作室、金融数学工作室、金融模拟工作室、模式识别与数据挖掘工作室等,实验室软环境的建设也上了一个台阶。


      三、本中心现状

      本中心从“依托数学实验促进认知、培养技能;依托数学实验立足应用、综合创新”的现代数学教育理念出发,在探索建设过程中把中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明确定位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服务中心、创新能力的孵化中心”,建立了“3面向、3层次、11模块、2同步、2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从单一面向课程验证性实验教学的中心到具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功能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转型。

      本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华南师范大学41个专业的本科学生(每年约5000人)开展数学、统计学课程及相关实验的教学工作。目前中心共有31门实验课程及含实验课程,开出实验245个。
      中心在支持、组织华南师范大学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数学和统计学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还通过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引进社会资源,在全国率先倡导、组织具有鲜明学科应用技术特点的竞赛(如“南方杯”中学数学说题竞赛、“国泰安杯”金融建模竞赛、“太普华南杯”数据挖掘竞赛)。
      本中心面向全国中学数学骨干教师进行数学和统计学实验理念的传播、实验教学及培训,每年接受国培示范性项目研修学员约100人,省培项目学员约150人。中心教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在职数学教师远程培训,仅2012年两期培训学员总数就有1万人。
      中心成员近5年承担教学改革项目37项(其中省级以上教改项目8项),科研项目56项(总金额800多万元),申报专利1项,数学、统计学与物理学、信息科学、经济学、金融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融合成为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本实验教学中心已经成为华南地区功能较完善、辐射面广、受益者众的数学与统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示范中心的工作也使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各专业方向能够顺利完成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7部委联名下达的“理工农医类实践学时(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学时)的25%”的要求(教思政【2012】1号文)。